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从八德园到摩耶精舍论张大千独特的爱国表现(2)

来源:中国住宅设施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就大千而言,60年代前他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者甚至是捍卫者,他曾亲口说道:“在此之前,我完全临摹古人,一点也没有变。”[2]537大千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之深

就大千而言,60年代前他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者甚至是捍卫者,他曾亲口说道:“在此之前,我完全临摹古人,一点也没有变。”[2]537大千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之深是世人皆知的事,而对“政府、公共权利和政体的现代国家的含义”作为一个不喜欢、甚至讨厌政治的人来说,不了解这样一个现代性的含义太正常了。今天又有多少不关心政治的人知道这两词的含义呢?恐怕大量的国人对爱国的理解也还是停留在country上吧!

尽管,大陆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和台湾三民主义中华民国,都属于现代性国家。但爱国主义在张大千的心目中一直是个特殊的概念,这里的“国”是祖国的河山、历史文化,而非政治实体。

在巴西营建八德园耗资200万美金之巨,搜集奇花异草、怪石灵兽,开挖荷塘,遍种梅、兰、竹、菊、松,一花一木亲自参与布局,以能入画方肯罢休,无一景不中国,室内摆设的是太师椅(明清家具)、悬挂的立轴山水、字画,供奉着祖宗牌位;后来的环荜庵和摩耶精舍更是精益求精、精致之极。虽园在巴西、美国、台湾,却身处中国之文化环境之中,这比起如今国内大量的“罗马假日广场”、“美洲花园”等等之类的洋小区、洋房子,游子大千之举岂不让人敬畏!游子大千以营造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深深的眷恋,此心、此情不是爱国又能是什么呢?!

二、住宅作为媒介的意义,解读住宅与爱国的关系

何谓媒介呢?媒介即是讯息。

所谓媒介即是讯息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3]33。这也就是说媒介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自我界定的手段。那么,住宅作为媒介是人什么功能的延伸呢?在自我界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如果服装是我们贮存和输导体温和体能的个体皮肤的延伸,那么住宅就是家庭和群体达到上述目的的集体手段。”[3]163

麦克卢汉已经说得很明白,住宅作为一种媒介,就是家庭成员集体皮肤的延伸。行文至此,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大千为何要在巴西,费尽心机修建中国式园林——八德园,在美国不辞辛劳把美国风格的古宅大院,改造成中国式园林——环荜庵的答案了。

因为,照麦克卢汉的观点,衣服是个人皮肤的延伸,张大千一辈子穿着中国式长衫、布鞋甚至绑腿,这些都是传统中国的服饰;无独有偶,大千50年代前虽游走于祖国的大江南北,不曾亲自买地建宅,却经常寄居青城山上清宫、北京颐和园、苏州网师园等中国古典园林之中;50年代后,开始在国外定居,正式买地建园。但是,我们发现大千无论是50年代前的寄居地,还是50年代后的园林营建,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这不正是自己传统服饰的延伸吗?如果说衣服作为一种媒介,是人个体皮肤的延伸,而住宅作为媒介又是衣服的延伸,那么,八德园、环荜庵的修建,大千更是将传统服饰作为家庭全体成员的皮肤的延伸,而昭告外国人,这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家庭,以此来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我界定。

有人说张大千加入巴西国籍,这又怎么解释呢?那么身份的认同取决于什么呢?是法律吗?

然而,“公民身份认同不是一个抽象的法律概念,而是与自己的生命和命运息息相关的自然情感”[1]39。八德园的修建不但成为了巴西名园,更成为了当地华人华侨聚会、交流中国文化的根据地。就是这样,八德园成了大千营造“与自己生命和命运息息相关的自然情感”的场所,而这一场所的营建,恰恰是大千在海外进行一个中国公民、一个中国家庭身份认同的重要举措,这何尝不是一种与自己国家观念相一致的良苦用心的爱国方式呢?

从大千一生的行踪来看,53年前他在中国没有固定的住宅,成都、上海、苏州、北京、敦煌、香港均有较长时间的居住;53年后旅居海外,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国、台湾均有过不同时间的居住。如此看来海外34年不过是他人生一段经历,而人生的一段经历通常不足以构成一种身份认同。

如果说以上的论述,还不足以说明大千的这种良苦用心;那么,通过对住宅作为媒介的意义的理解,则会让我们对以上论述更加明晰起来。

“衣服和住宅,作为皮肤和体温控制机制,其所以是传播媒介,首先是表现在以下的意义上:它们塑造并重新安排人的组合模式和社区模式。”[3]167

张大千穿着长衫、布鞋和家人住在中国式的庭园之中,因此,依麦克卢汉的观点,张大千的衣服和住宅与自己热爱的传统中国文化相较,它们“没有塑造并重新安排张大千及家人的组合模式和社区模式”;反而,更是在异国他乡进行自我界定的手段和表现。

文章来源:《中国住宅设施》 网址: http://www.zgzzsszz.cn/qikandaodu/2021/0315/1044.html



上一篇:迂回战术外二则
下一篇:建筑师的匠心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大师格林兄弟

中国住宅设施投稿 | 中国住宅设施编辑部| 中国住宅设施版面费 | 中国住宅设施论文发表 | 中国住宅设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住宅设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