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从八德园到摩耶精舍论张大千独特的爱国表现(3)

来源:中国住宅设施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是“国”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是“国”之文化认同的载体,“齐家”与“治国”之道相通。张大千虽常年身居外国,但至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是“国”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是“国”之文化认同的载体,“齐家”与“治国”之道相通。张大千虽常年身居外国,但至始至终,他并没有按照外国的衣服和住宅来重新组合家人和社区模式。他的人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的家庭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家庭,仍然是千千万万个组成中国文化大家庭的一员。

众所周知,大千在巴西八德园中居住了17年;尔后在美国环荜庵居住了近10年,这似乎也成了大千不爱国的证据。但是,事实上“爱(国)与居住,从来没有那样密切的关联——居住者不一定就算是爱(国),离异者也未必就不深怀眷恋”[4]44。

根据李永翘先生所写的《张大千:飞扬世界》一书来看,大千定居国外实乃无可奈何之举。在国外近30年的生活中,思念祖国一直是张大千后半生最大的心病;因此,在他题画中经常出现“奈何、奈何”一语。当他决定买下巴西Mogi之地修建住宅的原因:第一,这里极像成都平原的风景;第二,在没有中国文化的地方,宣扬中国文化。这种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最终使他建起了一座震惊巴西的中国园林——八德园;同时,还创造了轰动20世纪“东张西毕”的艺术盛世。

大千的这些个人成就,却为20世纪后半叶传统的中国艺术在世界艺坛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并获得了应有尊严(与20世纪前半页相比)。纵观整个20世纪艺坛,无人能出其右耳!这正是大千“国家观念”在“爱国”上的最好体现。

三、小结

清末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末,中国政权数次更迭;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的政治运动更是不断。张大千从少年时代经历“百日黑笔师爷”后就厌恶政治,中青年时代更是多次拒绝老友徐悲鸿、于右任等人让其从政的邀请。25岁时就成为职业画家,尔后伴随画画、卖画终其一生。

张大千,虽成长在中国进行现代性国家建构的历史中,但由于秉性中对政治的不感兴趣;加之,当时现实政治环境确实混乱;纵观他的一生,根本不曾染指现代性国家的state为何物,在他心目中的国家就是那个有着3000年历史的country观念。因此他一辈子自豪而又近乎固执地穿着中国式长衫、布鞋甚至绑腿“行遍欧西南北美”,但内心却始终装着“看山还须故山青”的游子情结。

这种国家观念和游子情结,近乎完美而又几近疯狂体现在了八德园、环荜庵以及摩耶精舍,这三座中国古典式园林的营建之中。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可以明确的感知到,作为媒介的衣服与住宅,正是张大千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国家观念的在欧西南北美的延伸与自我界定。

今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采用的“一国两制”;殊不知,这正是中国古典政治中,儒家的“封建”与法家的“郡县”,这两种政治思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国家治理结构在现代的延续。因此,社会主义新中国,虽然在法理上是现代性国家,但是事实上却仍然承认country的合理性。所以,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谈爱国者的标准时说道:“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1]33而这里爱国者标准中的这个国家的所指就是country,能指就是祖国、国土和乡村。

文章来源:《中国住宅设施》 网址: http://www.zgzzsszz.cn/qikandaodu/2021/0315/1044.html



上一篇:迂回战术外二则
下一篇:建筑师的匠心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大师格林兄弟

中国住宅设施投稿 | 中国住宅设施编辑部| 中国住宅设施版面费 | 中国住宅设施论文发表 | 中国住宅设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住宅设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